我偷的不是内衣,而是……——周晓青
时间:2018-07-19 点击:次
“Pat,你跟我们这些收容所的人讲依恋有什么意义呀?这儿的孩子已经都长大了,他们主要的是行为不良问题,和依恋有什么关系吗?”听课的人们问道。 Pat:“哦,或许你先想想有哪些行为不良的问题是和依恋完全无关的?举些例子,好吗?” 人们开始不停地搜索脑海中的事例,最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 Pat内心好奇地想:“为什么他们一面强调依恋和不良行为无关,一面却又只找到了一个事例呢?”她没有追问,选择先听听对方怎么说。 “是这样的”人们说:“我们这有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儿,他喜欢偷东西,而且总喜欢偷陌生人的东西。;’ “噢,偷东西!”Pat故作惊讶地说:“那他偷的是什么呢?” “女士内衣。” “喔,这可是很私密的物品耶。”Pat继续说:“你一般不会随便看到别人的内衣吧?除非你们的关系已经非常非常亲近了。” 人们相互对视一下,又认同地点点头。 Pat不紧不慢地提出疑问:“那么,在这个男孩的家中,谁会穿女士内衣呢?” 人们的沉默表示答案早已了然于心。 “这个男孩是在想着谁吗?”Pat的问题依旧沉寂在静默里,而人们的表情却渐渐显得凝重。 “我很好奇”Pat停顿了一下,说:“当他握着这件女士内衣的时候,是否就是他和妈妈距离最近的时刻呢?” 一个十岁的男孩儿和自己妈妈最亲近的距离竟是独自握着陌生女人内衣的时刻,这份悲伤让人多么无力和绝望! 这是多年前,国际依恋专家Pat在加拿大的一间收容所授课期间发生的小故事。 我幻想着自己被这份伤感带到男孩儿的面前:他棕褐色的眼珠久久地凝视着那件女士内衣,可是眼神里并没有蕾丝的花边、挺廓的造型,而是一份弥散的思绪——那里有妈妈的气味、熟悉的声音、不经意地抚触。只是,对于待在收容所里的他,对于才十岁的他,儿时的记忆竟已如此遥远,远到无法触及…… 何为依恋? 依恋是在两个人直接的情感联结,它是特定的、持久的、充满情感的,其功能在于保护其中一方或双方。 为何依恋那么重要? ☞ 依恋对象保障了婴儿的安全。 例:妈妈细致的呵护使得脆弱的婴儿得以存活。 ☞ 和依恋对象相处的经历会教会婴儿什么样的信息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 ☞ 在和依恋对象互动的过程中,儿童会使用策略来保护自己。 例:一位“恰恰好的妈妈”会让婴儿产生预期感,并不断增强耐受等待的焦躁;一位抑郁妈妈的孩子则会过度关注他人的回应和评价, 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言行;一位心不在焉的妈妈则会让孩子变得沉默、安静,与其去唤起妈妈的关注,不如选择漠视。 ☞ 相比缺乏爱的关系的人来说,有依恋关系的人会更长寿、更健康,也更快乐。 例:依恋关系以最初的母婴关系作为基础,在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儿童的好友关系、青少年的情侣关系、成年人的配偶关系。 ☞ 有些时候,同一种策略会在一种情境下获得安全,但在另一种情境下却表现为适应不良。 例:最常见的就是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不一致。 ☞ 这可能成为心理病理问题的根源。 例:就像那个偷陌生女性内衣的十岁男孩儿,他当然知道偷窃是不对的,可他似乎又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如果说有些行为是不受意识控制的,那么就要考虑它背后深层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关系而生存,这也是人类在众多物种中得以存活、壮大的主要原因。 仅将行为视作行为,人们和需要被驯化的兽类又有何区别呢?一个人除了要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还需要发展出一个稳定的自我。它需要一个稳定的客体,一个好的依恋对象提供支持和力量。 偷窃固然是不对的,可是当我们对不良行为的解读陷入到一种绝对化的境况,它就会被禁锢为一个“不良行为”,而无法成为提供相互理解的渠道。相反,当我们能更多的从依恋的角度切入,便拓宽了自我省思的疆域。 这个行为和关系有关吗? TA目前的人际关系如何?有朋友吗?有爱人吗? 会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做法来和人保持沟通呢? 这个行为的真正目的会是什么呢? …… 所有的提问都是一份基于善意的好奇,它先于评判,止于了解。就像Pat并没有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提问启发了人们的思考。 事实上,我们可以驯化一个人的行为,但绝对无法剥夺他的思想。我们需要对每个人保有好奇,哪怕是一个行为不良的青少年,或者是一个婴儿。有了了解,我们才生发出谅解。而谅解正是对人性最大的敬意! 关键:这些话语都在暗示依恋关系的断裂,它被用来控制孩子的行为,而非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放松的环境下自然发展。或许,这可以被称为一种“情感的剥夺”或“亲情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