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你敢吗?——周晓青
时间:2018-07-19 点击:次
“爱我,你敢吗?” 这不仅是情人间的一句问话,更是每一个母亲应该对自己发出的询问! 出于本能,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然而,这未必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于是,也未必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幸福。 爱,让人渴望。只是当真要和另一个人发生亲密关系的时候,内心其实是会有恐惧的——如果关系不断深入,会发生什么呢?该如何处理呢?亲密带来温暖,也会有依赖,我能承受的住吗? 理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习惯自我欺骗。不是因为我们不爱,而是因为我们都害怕不被爱。于是,当爱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会告诉自己——接受它!可潜意识却马上进入一种警觉——保持和它的距离!这就导致了在亲密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情人总是迟到,或者以忙碌为由忽视对方的需要,又或者会在双方感觉到关系推进的时候突然撤离。夫妻间相视而坐却各自刷屏,忙于各种进修,唯独不 修“房事”,在身体上就回避着亲密。 至于亲子关系,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参加封闭式“亲子训练营”,带着种种感悟和感慨回到家,面对孩子却旧态萌发。假期里积极为孩子组织丰富的活动,忙碌于各种细节,却难以和孩子真正的游戏。而那些鼓吹送孩子尽早去寄宿学校锻炼独立性的家长们,也许已经恐惧到要用现实的物理距离来限制亲密的发展。 对亲密感到恐惧?言过其实了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观察患有产后抑郁的妈妈和婴儿互动的视频。普遍的现象是这类妈妈不自觉的在躯体上保持和婴儿的距离:她们几乎不去拥抱或抚触婴儿的身体,偶尔碰触到的时候,都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厌弃的表情。 在意识层面,她们一定是想要成为一名好妈妈,她们努力地逗弄婴儿,展现最灿烂的笑容,使用最兴奋的嗓音。只是那份对亲密的恐惧全然主导着整个互动过程,以至于婴儿渐渐会失去对这种假性积极情感的兴趣,目光从妈妈脸上移开,踢蹬的肢体显得烦躁不安。这是出于婴儿的一种本能,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们能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拒绝和敌意。 这类婴儿未来会发展出两种人际策略,目的都是为了引起母亲的关注: ◆ 对他人强迫性的关爱,十分乖巧; ◆ 夸大的负性情感,极端叛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面临的真正危机是什么? 那就是不得不扮演成照顾者,以漠视自己对获得保护和舒适感的需要为代价。试想一下,一个对自我情感忽视的人,又如何有能力去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呢?所有的“好”都是为了讨好和迎合,势必无法长久。 人们会用什么方式来掩饰关系的断裂呢?那就是亲吻,而非拥抱。 动物习惯张开双臂或仰身躺倒在地,袒露自己最脆弱的部位:喉咙、胸膛和心脏。相反,嘴巴这个器官,除了进食还有攻击的作用。就像鸟类用坚硬的喙去发起进攻。弗洛伊德不也提到口欲期,借助嘴巴我们可以表达爱意,也可以施行攻击。就像婴儿用力的吸吮乳头、人们用锯齿撕咬韧劲十足的肉质…… 爱,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它既诱人又危险。人们想要有亲密的关系,又担心被亲密关系所抛弃。假若我们早年的抚养者自身就带有对亲密的恐惧,那么我们也会在潜意识层面继承了这些负性情绪——想爱,却不敢! 爱是需要勇气的,修复关系的勇气、面对丧失的勇气! 当我们不足够成熟,就无法整合这些强烈的情感,也无法承受它所带来的情绪冲击。起初,“爱”不在于静态的美感,而在于它澎湃的生命力,犹如急速的漩涡能席卷、甚至吞噬所有。经得住爱的冲击,我们才能享有平静流淌的爱之长河。 真爱是允许自己和另一个人在情绪层面深度契合、相互扰动。 爱我,你敢吗? 作为父母、作为爱人,请先回答这个爱的询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