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咨询师随笔 >

因高考渐失的信任——周晓青

时间:2018-07-18  点击:



 

 
文|广州和真心理首席咨询师 周晓青
 

导  语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但凡经历过高考的人,或许都不想经历第二次。当时光只为了奔赴一个目标,当生活只有一种方式,人们难免会想要逃离的。
 
每一种体制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很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一下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的信任危机问题,以及他们为何容易在进入大学之后反倒会出现轻生的冲动。
 
2015年央视拍摄的纪录片《高考》,真实地从不同横切面思考这个时代的教育给青少年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希望它所带来的反思是值得被看重的。

 

01

 
怀疑学生的老师们

负责高考班的老师往往和学生粘的更加紧密,为了狠抓学习成绩,毕业班的老师们也是拼了。从高三一开始,班主任就训话,三个红线不能碰:
 
不能上网
不能存在男女生接触过密
不能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
 
 
扒窗户这种事,大概全中国的班主任都会做。为了避免学生找到规律,班主任往往一中午都在教室,也有可能一中午来两趟。这般斗智斗勇,只是为了防止学生偷懒。
 
影片中的程老师,直到晚上十一点也还在忙。他因为学生何飞自习课缺课,便要去宿舍探个究竟,到底是装病还是真病。
 
有时候,程老师还要去学生的出租屋,检查是否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程老师对这些返回“修理厂”的学生们的爱是关联到他们家庭的。他深信,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都太需要在高考中获得成功了。“拯救了一个小孩,就是拯救一个家庭”,程老师说。他对于学生们分数的极度关注是因为他以为学生们都会有一种内心愿望:这个老师如果当年重视我一点,我会考得比这好。
 
老师的爱为何会促使他们对学生越发不放心?因为它源于一种拯救情结,使命感把师生紧紧捆绑在一起。高考能营造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氛围。纠结难分的关系自然让老师心有不安,处处防备学生的偷懒,以免名落孙山。
 

 
02


期望超负的家长们

纪录片描述的是安徽省大别山区的一个小镇,一间声名在外的毛坦厂中学,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每年,这里都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全校24000名学生中,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
 
 
影片中,毛坦厂中学保安队队长因为儿子要复读,选择关掉厂子来这里当保安。因为家里几代人都没有大学生,所以他必须要自己的儿子考上本科。
 
学生何飞的父母要供两个孩子念书,家庭环境并不好,当何飞因为精神压力大,成绩下降的时候,老师要求父母前来陪读。只是,每天180元的房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面对模拟考试的失利,何飞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肯定会考不好的。
我遭报应了,因为我以前笑的太多了。
去年的时候我对高考没有概念,
在这里的生活给了我太多的第一次。
我不会放了我自己的。
不考会死得更惨,考了还有希望呢。
 
 
何飞多么期待有一个不一样的明天。只是,她会否在未迎接到“明天”之前,就已被沉重的内疚感压垮了呢?
 
父母过度的期望往往会模糊了和孩子之间的边界,不自觉地强迫孩子替代自己实现夙愿。到头来,孩子竟迷茫于为何而努力?为什么要让我为家人做那么多?看似缺乏爱和体谅他人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掩盖过于强烈的内疚感!
 
起初,他们或许会和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不断借此确认自我同一性,却反倒对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最终,自我意识持续不稳定可能成为不良适应模式的先兆。以至于孩子会将父母的“爱”偏激地扭转为“恨”。一个满心痛恨的孩子,会不惜以死来作为报复父母的手段。
 
 
03


嫉妒的同学们


影片似乎缺少了对于青少年同伴间关系的探讨,而这在青少年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原来还说说笑笑的小伙伴们,怎么突然都消失了,只能从书堆的缝隙中挤出一个笑容。共同的学习、讨论会遭到莫名的冷遇,白日化的竞争关系冲击着友谊:大家会谎称自己根本没花什么时间复习;会把练习卷偷偷藏起来,绝不分享;会寻找有名的私教,暗中较劲儿。
 
青少年需要在学校发展新的友谊,它向孩子证明,他是能够爱的,也是可爱的;爱与美好是存在的。在潜意识的层面,这被认为是他能修复想象中或现实中对别人做的伤害的证明。
 

 
然而,当朋友们因高考繁重的课业、激烈的竞争而回避,甚至放弃了友谊,就会让年轻人体验到一场莫名其妙的丧失。他们不再信任身边的朋友、曾经亲密的同学。他们知道分数永远比友谊来得靠谱。只是,当理智上的自我说服失效,他们就会表现出社交障碍,甚至提出要休学或退学——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评价,这等同于“自杀”,即从所有的关系中撤退。
 
  
04 


不爱自己的自己

 
面对高考:
 
有人说:比起没有目的的生活,宁愿再来一次高考。
 
有人说:我恨考试。那是十几岁的我,第一次真正恨到的东西。它让我还没来得及长大,就已经在教室里老了。后来我发现,我恨的不是考试,我讨厌的是那个不想面对而充满不安的自己。
 
还有人说:绝大多数人都很难越过自己的出身,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基本上都是没享受过名校高学历带来的优质生活。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 独立鱼电影)
 

 
青少年的情感世界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爱与恨,他们需要一个稳定的自我去实现对不同情绪的兼容的。当高考被赋予神圣的光芒,他们仿佛也就成为那个非常独特的人,以至于早期的全能感被激活。他们把一切都视作理所当然,自己独一无二。这也就可能导致他们进入到大学后无法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处理矛盾和冲突,甚至容易感到被轻视、被侵犯。
 
 
 
结  语:信任的建立与谎言的产生
内心诚实和美好善良是内在的情感现实的一部分,也是稳定的情感安全的来源。信任的关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考,令某些走入偏激的人们借助氛围和关系破坏着这份美好与善良。为了保留曾经的美好,一种捷径的方式就是选择撒谎。它使得人们回避着现实,活在假象里久久不能忘怀。
 
人生在高考之后还要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良知会指引我们做出何种选择。因为,良知只有一个原则,做这个——有建设性的事情;不要做那个——破坏性的事情。换言之,这是一种自我控制,旨在自我主义和利他主义之间,在爱和恨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或许,在极端压力的状态下还能保有诚实、美好和良知,可以成为高考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考核项目吧。
 






    一键通话 联络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