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咨询师随笔 >

男孩被同学掀裙子:我们该如何与孩子谈论“性别”?

时间:2021-08-05  点击:


前段时间,一位男生上学穿裙子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热议。一位6岁的男孩突发奇想,要穿裙子去上学。在父母的鼓励下,他挑选了人生中的第一条裙子,并穿着它上学。
 
最后这件事因为孩子在学校中遭遇了嘲笑和羞辱,不仅被班里男同学掀裙子,还被德育课老师严厉批评,“一秒开心,三秒难过”而收场。新闻中的父母也受到了孩子老师和孩子爷爷奶奶的批评,然而,他们顶着压力,用儿子爱看的电影和绘本故事鼓励孩子勇敢做自己,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公众持较为明显的两极化态度。一部分人认为,孩子的父母简直乱来,怎么能纵容一个男孩子买裙子并穿裙子上学?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孩子的父母树立了一个尊重孩子的好榜样,并借着他选裙子这件事教会了孩子如何尊重多元,以及鼓励孩子做自己,这些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无疑会成为未来人生中支持他站的更高、走得更远的养料。
 
“性别教育”一词也因此走进大家的视野。新闻中的父母尊重孩子穿裙子的意愿,并在孩子碰壁后及时安慰孩子,教孩子学会尊重不同的人、坚持做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性别教育。
 
我们为什么需要性别教育?
 
我们生活在一个所有人一生下来就被指派为“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男孩该有男孩的样,女孩该有女孩的样”——这就是性别规范。性别规范就像一个模具,把本应参差多态的生命装进了只有一种样子的模具。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阴柔,所有的男孩都阳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也有人不满意自己出生时的性别。批量生产的男孩忘记了自己也有丰富的感情,也需要支持和安慰;批量生产的女孩忘记了自己也有星辰大海的梦想,不只是贤妻良母。
 
社会对不愿将自己装进模具的人是残酷的,LGBTQ群体无疑首当其冲,ta们上学时面对校园欺凌,工作后也面临职场歧视;而一些性别气质不够像“男孩”或者“女孩”的人,也未能幸免。在缺乏教育和引导的环境中,校园生活对他们就是残酷的青春回忆。例如在2000年的时候,台湾的玫瑰少年叶永志,因为性格不够阳刚,被学校男生集体欺凌,年仅15岁的他最终因为校园欺凌意外死亡。
 
很多时候,在孩子因为性别气质遭受欺凌时,父母那一句“为什么不欺负别人非要欺负你”或者“你这样还像不像个男孩子/女孩子”,成为了捅向孩子心口的一把刀。对孩子来说,在外面受到欺凌也许会很委屈,但是更令他们伤心和绝望的是,本该站在自己这一边的父母,却在此刻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自己内心世界发生雪崩时的一片雪花。
 
当每位父母被问起“您希望您的孩子是同性恋/跨性别吗”或者“您希望您的孩子不像个男孩/女孩”时,相信很多人内心一定是抗拒的,甚至可能还会愤怒地反驳:“我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正常?!如果我的孩子是这样的人,我要打断他的腿!”
 
也许我们身边看不到性少数,看不到因为“不像个男孩/女孩”遭受到欺凌的人,但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像男性/女性”的特质。例如,作为女性,在我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最不愿意听到“女孩子不要太拼,否则会像个男人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以后嫁不出去”;作为男性,我们也不愿意在我们最脆弱、最孤独的时候,不仅得不到安慰、支持和理解,还要被说“男人哭鼻子,简直娘娘腔”。

当一个女孩想学好理科时,“女生普遍学不好理科”的声音会让她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止步不前;当一个男孩萌生对舞蹈的兴趣时,“跳舞的男生娘娘腔”的偏见,会让他对练功房望而却步。
 
因此,父母否认孩子身上的性别气质,不仅否认了他身上真实的一部分,也让孩子本来有无限种可能的人生受到限制。
 
被否认的部分不会因为父母的否认而消失不见,但它会化成孩子心灵暗处的困兽,蚕食着孩子的自尊、自信、快乐和安全感。
 
因此,我们需要性别教育。性别是孩子来到世界后获得的第一个身份,性别身份是自我的一部分,无论什么性别,孩子首先是一个人,是父母的孩子。性别气质和性别认同,是人格与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的气质和自我认同,对孩子的爱才能够成为爱。
 
孩子如果能够自由而安全地探索在性别领域探索自己,这份勇气和成就感也会支撑孩子在其他领域勇敢探索,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好的性别教育应该首先是爱的教育,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支持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就是爱。孩子长大后,爱会带着其他美好的品质一起传递给下一代。

    一键通话 联络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