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咨询师随笔 >

“偷”不是事儿,那什么是事儿?——周晓青

时间:2018-07-18  点击:


 

文| 广州和真心理首席咨询师 周晓青


内容梗概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出一些令家长尴尬、难堪的行为。有时,家长会在孩子书包里发现新玩具,或是放在桌上的几枚硬币不翼而飞了……类似的行为常常让家长烦恼不已。有的,更是屡教不改,导致家长丧失了信心,孩子就此背上了“小偷”的标签。
 
        对于低幼龄的孩子来说,“偷拿”和成人的“偷窃”不可一概而论哟。因为,在孩子“偷”的背后,可藏着他们的小秘密呢,而每个孩子的秘密竟又各不相同。


 孩子爱偷东西的原因会有哪些呢?

 
* 一切都是我的

        对于处于自我为中心阶段的幼儿,会非常自恋地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乃至宇宙的中心。所以,东西不都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吗?在他们眼里那绝不是“偷”,而如同拿取自己的物品一样天经地义。当他们为此被惩罚或批评时,反倒显得特别的无辜和迷惑。
       如何界定孩子“偷拿”行为的性质是首要的问题。在孩子不同发展阶段,认真区分此行为背后的意义非常重要。


* “我”要!

       当孩子刚刚会说“我”的时候,这时的“偷”实则是孩子在说“我要车”、“我要玩具”。他们还未很好的能够区分“我“和”你“、”他“。此时的重点不在于“偷“,而在于”拿“。孩子只是在展现自己正在发展的行动力,而未意识到它会给别人带来的影响。
 

* 老是要不到!

        对于年龄稍大,反复教导后依旧故我的孩子,我们应好好想想:孩子“偷“的真正意图在于什么?很多时候,偷,是因为想要,却要不到!成人的”偷情“很多时候也呈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夫妻间某一方总是无法满足,反复表达无效后的过激表现。

 

* 边界不清

        回想一下,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会否存在边界不清的问题?例如在家里,孩子是可以随意触碰父母的物品,即便言行干扰到其他人也似乎是被默许的。孩子的交往行为主要是从家庭交往中习得,当未被制止的行为在其它场合重演,孩子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与其说他们行为不当,不如说是父母教育的欠一致性增加了孩子的困惑。
 
 解读 

        身为儿童心理咨询师的我,最关心的是孩子们自己怎么看“偷”这件事儿
 
       询问,是更重要的!
 
       当然,孩子未必能说清楚,又或者他们的回答听起来如此不合逻辑。就像《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李雪莲,当她表示不再上告的理由竟然是听从了自己养的那头牛的想法,大家都不相信,甚至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在身为父母的时候,难免会将被事件引发起来的情绪视作是孩子故意挑起的。
 
        孩子由此体会到的不是有人关心我的想法,而是,大人希望听到我说些什么;什么才是大人想听的。他们学会的不是去探究自己的内心想法,而是为了避免惩罚,去揣度他人的感受或想法。这就是在不断偏离自我的道路上发展。
 
 如何帮助孩子纠正这个行为?
 

       正确的应对方式

       弄清孩子真实的动机——聆听很重要


         帮助孩子区分“我”和他人——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先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才能发展出同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的力量——直观的演示是对于低幼龄儿童来说最有效的方式,比纯粹的讲理要更能被记忆。
 
        只谈行为改正,不添加情绪——当孩子因为害怕被父母责备而处于应激状态,根本无法进行思考。
 
        “偷”不是事儿,那什么才是事儿?他们为什么要用“偷” 的方式,而无法用其他方式替代才是事儿!这是真正需要成人去帮助孩子的地方。
 



    一键通话 联络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