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咨询师随笔 >

对于所听到的,你选择相信吗?——周晓青

时间:2018-07-18  点击: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经常会听到很多人的故事。小时候听故事是听有趣的情节;中学时听故事会以带入式的阅读体验满足一个人的极大自恋——我就是女主角。可如今听故事,则是在听一个人如何去诉说他的经历,并由此描绘出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事风格。对于所听到的,我慢慢会通过体察自己的感受,并将之反馈给对方以便求证。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心理咨询师在用自身的“反移情”进行工作。因为,这些感受是真实的,是会被人们用防御去阻挡或压抑的。需要有这么一个人帮助他们看到,再转换成言语表达出来。

 
       案例:

       思彤是一名初二的女生,她的父母离异已经有好几年了。她从不愿意提起父亲,但凡说起对方,总会一脸的不屑:“干嘛要谈那个人?我对他毫无兴趣!”“他又不养我,是死是活,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你相信吗?一个女孩儿对于自己的父亲根本不关心。

        我不相信。因为我听出了她语气中的情绪。质疑引发好奇,我好奇于:一个有着怎样经历的女孩儿才会如此憎恨自己的父亲呢?她的“毫无兴趣”是在表达憎恶,还是作为回避?

        思彤四年级那年跟随妈妈到了另一个城市,和爸爸的交往疏离了许多。妈妈恨极了那个男人,总说他是个没良心的人,耗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有时,妈妈会将怨气撒到思彤的身上,要不就是逼她向爸爸拿生活费。这些经历让她感到委屈又自卑,因为爸爸再婚了,有个叫“阿姨”的人会抢着听电话,再厌恶地将电话挂掉。思彤说:“我就是他们发泄的对象,也是被派去讨钱的债主!”“很多时候,我连自己都讨厌了!”

        “在记忆里,爸爸是个‘没良心的人’吗?”我问。

        她停顿了许久,突然冷冷的,却又暗含哀伤地说:“我不想谈这个。”
 
       不想谈是不愿回忆,不愿回忆就意味着有伤口。伤痛无论是以躯体的形式,还是情感的体验都使得一个人焦躁难安。否认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于是那些自欺欺人的谎言就被用来掩盖憎恨、厌恶和攻击。

 
 
       但凡是人,就会有人性的黑暗冲动,即便是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为人父母,谁没有过体会过在那份深爱之外,对于孩子无数次侵入我们自己生活的烦躁和无可忍受呢?
 
       著名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D·W·Winnicott)曾记录了妈妈对婴儿唱的充满敌意的摇篮曲(幸亏婴儿听不懂):
 
       摇啊摇,在树上摇,
       风儿吹动摇篮摇,
       树枝折断摇篮倒,
       宝宝摇篮一起掉。

 
   
 
       最真实的话会暴露自己的脆弱,所以我们选择故作坚强。

       最真实的话揭露人性的阴暗面,所以我们表现仁慈,却也苛责他人。

       最真实的话是想说又不敢说的愿望,所以我们会阴阳怪调,拐弯抹角。
 
       如何检验一个人所说的话是否可信呢?去体会他的感受吧。

       假若是表里如一的,那么他不会不自在;假若内心充满矛盾、冲突,言行必然不一,或委屈满满。这类人的痛苦和焦虑会体现在躯体、人际、自我状态等方面。当然,也可以去听听他们的梦,那是接近潜意识最有效的路径。
 
       作为一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对父母的话又该信多少呢?我会关注孩子在咨询室里的表现,把这些素材和父母呈报的信息加以对照。并不是说父母会欺骗咨询师,而是父母往往也会被孩子所欺骗。
 
       孩子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为了能和父母保持好的依恋关系往往不自觉的牺牲自己的真实情绪。从依恋的角度来看,这类孩子往往是使用A型策略较多的孩子。他们非常害怕自己的攻击性会被看到,极力地扮演着一个好孩子的形象。
 
       对于所听到的,我更愿意保有好奇心,允许自己多感受一下,多想一想。就像一对父母说:“我们打算做完这次咨询就不来了,因为孩子也说不想来了。”
 


        相信吗?请让我想一想:
 
        想一想为什么父母会在这个时候谈结束?
        想一想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其他人和我谈结束?
        想一想父母反映的“孩子不想来”,和他实际在咨询室里的表现为何不一致?
        想一想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父母选择用突然终结的方式来处理关系?
 
        选择对听到的不去信任,不是基于怀疑,而是出于好奇。当我们能允许所有的素材有足够的空间去呈现,也就避免的评判和妄断。
 
 


    一键通话 联络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