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咨询师随笔 >

表达爱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晓青

时间:2018-07-18  点击:


 

 

 
        表白爱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清晰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有能力承受表白后的任何结果。敢说出“爱”的人是承认自己对爱有需求的人,也是允许自己依靠,敢于把自己交出去的人。
 
        现代的年轻人看似更敢于表达爱意,一句“我爱你”有时可能是受环境影响,带有煽情和冲动的嫌疑。最正式,也最有压力的示爱时刻或许是求婚吧。通常,求婚需要某种仪式,以显示这是一对恋人进入新关系的重要时刻。如今,个别在校学生也会采用非常浪漫且公开的方式示爱,通过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引发群体压力,借此转移内心对于可能被拒绝的焦虑感。
 
 
        另一种极端的例子是,有的人强调:“我从来不说‘我爱你’!”让关系停留在“喜欢”的层面,恰恰为自己保留了余地。无论是对于将自己交付出去,还是去分担对方的感受,都被限定在可控的范围内。所以,他们很难体验到真正的亲密,流露出来的不以为然其实是一种被伪装了的习惯。
表达爱意这事儿不仅发生在情侣之间,父母和子女也存在类似的困难。以下三个故事,未必能提供表达爱意的经验,却能帮助我们对此现象予以思考:什么样的人不敢说爱?爱要怎么说出口?
 
       01

       他,已经75岁了。在子女的眼里,他算不上一位称职的父亲。自从离异后,他只会用给压岁钱的名义召见孩子们。钱,成为他和孩子们保持链接的象征物。直至有一天,他突然在电话那头说了平生第一句饱有情感的话:“我想你们了!”
 
       出生贫寒的他,从小因为家里孩子多,从来没吃饱过。回忆中,碗里永远都是稀稀的米汤水,到了高中才第一次穿上鞋子。钱,对他而言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有钱了,就能买吃的;有吃的,才有安全感。一个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该如何谈“爱”呢?不敢谈呀。担心一旦有关系了,那些食物就会被分走,那是一种被剥夺的体验。所以,他对自己和家人都极为吝啬,甚至表现的不近人情:他从不收礼,这样可以不必产生后续的关系;给钱,孩子们就会来,什么亲情、陪伴全可以免了。
 

        “是什么让你不再和孩子们谈钱了呢?”我好奇地问。

        他断断续续地说:“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那天儿子突然冲我大声地说:‘谁不在乎你的钱?我们并不是因为钱才来看你的!’我好像一下子被打醒了。”

        这句话丝毫不煽情,却在他听来犹如如石破天惊——竟然有人会不为钱和我在一起?原来我才是孩子们在意的对象!一直以来,他都对关系抱有怀疑,不敢要也不敢给。可如今,当他发现自己在日渐衰弱的时候,竟然得到这份认同和接纳,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能理解,他对于钱的贪婪其实是出于对匮乏的焦虑匮乏的人是无法给出爱的,在他们的世界里,情感是奢侈品,拥有它也仅是作为交换的物品。他用压岁钱交换孩子们的探望和关心。很多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最喜欢做的不也是如此吗?“快,亲妈妈/爸爸一下,我给你买好吃的。”
 

        02

        她,自称“刀子嘴,豆腐心”。在她看来,自己曾经历的所有苦难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当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怎么就和自己亲近不起来呢?

 
 
        “他们都是没良心的家伙,没有一个人是懂我的!白苦了这大半辈子!”虽然她承认自己对子女关爱的需求,却用了一种让人反感的方式。在她的内心充满了对子女的不满,以及对青春已逝的遗憾和愤恨。这些统统转变成念叨不完的道德钳制着她的孩子们。以至于,亲子关系成为某种道义、义务的绑架,而非源于彼此对于亲密的需求。她的身上有一种虚假式的亲近,令人总想逃离——逃离那份被苛责的不满和不断要求的挤榨。
 
        “刀子嘴”究竟是拿来干什么的?用来防御自己呈现的脆弱和渴望。这类人通常表现的特别坚强,甚至异常独立。爱是被掩饰的需求,他们会担心自己因不够好以致无法被爱。然而,在那些“不需要”、“我自己能行”的背后酝酿的竟是一坛坛的怨和恨!
 
 
        03

        他,在高一那年经历了初恋。可他从来不承认那件事对自己的影响,也不愿意谈论那个被爱过的女孩儿。他说:“她不是什么好女孩儿,她和我在一起还不是为了我的钱!”
 
        直至谈论到他高三休学的事情,我们才意识到当年的初恋对他的影响是多么深刻,以至于他因此一蹶不振。


 
        眼前的他不断地用手拨弄自己的头发,用以掩饰他对于谈论这个问题的不安和焦虑:“那次我被感动了,就是在情人节那天,她冒雨为我制作了蛋糕,然后亲自送过来。”
 
        我说:“你第一次这样被认真地对待着。”
        他没说话。
        我问:“你爱她吗?”
        他连忙说:“我也有其他的女朋友呀。”
        我问:“你爱她吗?”
        他解释说:“后来的那个女朋友是为了气她的。”
        我继续问:“你爱她吗?”
 
        他的脸上终于收起了玩世不恭的笑容,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思考着。过了好一会儿,他低声说:“我想我是爱的。”
 
        当他承认了自己的爱,我们才可以讨论他为何莫名地害怕回学校了。在他看来,失恋是对于他曾经付出爱的嘲笑。朋友们对于他这段恋情普遍不看好,可他还是决定要大胆地爱一场。他爱了,却发现自己爱错了。羞愧、自责、伤心完全占据了他。他快速开启的第二段恋情用作报复的。所以,他不敢重提旧爱,也无法追求新爱。
 
        失恋导致爱的客体的丧失,动摇了他对自我的认可,以至于最终的全盘自我否认。青春期的孩子自我仍不稳定,当遭遇到急速变动的时期,他们可能会用类似极端的方式,即对自我的放弃表达对丧失爱的恐惧和无助。
 


        表达爱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初的爱是经由母亲对婴儿的爱抚表达出来的,并且导致某种无意识的一体感。同时,那份因爱却不得所体验到的挫折、不适与痛苦,也进入到婴儿对母亲的感觉中。

        敢于表达爱意的人,是能允许自己内心容纳下“爱”与“恨”的人,更是爱意大过恨意的人。



 


    一键通话 联络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