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重复,无法完成的哀悼——唐莺
来源:和真心理咨询 | 作者:唐莺 |时间:2016-12-08 18:31| 浏览次数:
强迫性重复,无法完成的哀悼
——电影《爱情重伤》
影片描述了即将入职的内阁部长史蒂夫同妻子英格丽、儿子马丁平静地生活在一起,看上去幸福而圆满。当儿子的女朋友安娜出现时,一股汹涌的暗流开始冲撞着这个家庭:安娜在与马丁恋爱的同时,勾引史蒂夫展开了一段热烈浪漫的关系,处于中年危机的史蒂夫无法自拔的沦陷了。安娜一面寻找各种机会和史蒂夫约会,一面又泰若自然的面对马丁。终于在某日,在安娜有意无意的安排之下,马丁意外的在没有锁门的屋子里见到了安娜与父亲性爱的情景,震惊和痛苦使他不慎跌下楼梯摔死了。史蒂夫赤身裸体匆忙下楼抱着死去的儿子,悲痛欲绝,而安娜此时却好像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无声而恍惚地离开。葬礼过后,英格丽质问丈夫:“每人心中只有一个人。对我是马丁;对你是安娜;对安娜呢?”是啊,对安娜来说,她心中的那个人是谁呢?于是史蒂夫开始寻找安娜,试图找到一些答案。
一切随着安娜的过往的故事开始慢慢清晰起来。安娜与哥哥一直相依为命,哥哥深深的爱着她。安娜青春期时认识了彼得,与彼得交往。有一次彼得送她回家亲吻她时被哥哥看到了,当晚嫉妒的哥哥一直在安娜的房外哀求,要与安娜同睡,但安娜拒绝了。第二天一早,安娜看到了哥哥自杀在浴缸里,这一幕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她的心里种下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哥哥自杀是因为我!”她为此而罪疚,这种罪疚像毒瘤一样时时纠缠着她的心。她总是去找彼得,要求彼得和她做爱,用这种方式来减轻内疚。彼得成了她的避风港,与之发生性关系,让她暂时遗忘了哥哥带来的伤痛。但是她潜意识里一直不自觉地寻找着哥哥,想着去改变那悲剧的结局。所以遇上长得极像哥哥的马丁就像中了毒一样,要与之及其周围的人发生关系:她和史蒂夫发生关系,潜意识里是希望马丁的结局和哥哥的结局不同,这样,她心里的罪疚感就会减轻了。在这种强烈的重复的感觉之中,她寻求着自己的存在感;在马丁的嫉妒和悲痛之中,她潜意识和哥哥重新建立了联接。原来她心中的这人既不是史蒂夫,也不是马丁,他们只是彼得和哥哥的化身而已。伟大的佛洛依德,发明了“强迫性重复”这个词来描述在安娜身上发生的这种现象。
无意识的重复,是为了在重复中寻求存在感;寻找伤痛也只是为了寻找联结。
强迫性重复时人的情感是撕裂的,感受不到什么感觉,像是一个非人的状况,正如安娜面无表情离去的情形。一个人要感觉到痛时才会感觉到自己是个人,所以潜意识在重复中回到当初创伤的状态,希望能够驾驭控制这个环境,寻找存在感。安娜在性爱中竭力去体验,在性爱中去找回哥哥,想和马丁结婚,与史蒂夫保持性关系,以及最终回到彼得身边,也都不过是要保持住哥哥的爱而已。
这样的强迫性重复都是在无意识中去完成的,我们现实生活里也有不少这样的无意识重复。而重复的目的就是潜意识里想去修正,想去改变原来的那个不堪的结局。
比如有的人受不了母亲什么事都要控制,长大后便娶了个很爱控制的太太,要从她身上重新寻得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尊重、独立自主的权利。有的人受不了父亲太过懦弱,不能保护自己,长大后还是嫁了一个身上带着自己所熟悉的有着父亲懦弱心理特征的男人,潜意识中希望凭自己的努力,使这个懦弱的男人变得坚强,能带给自己安全感。有的人从小生活在酒鬼的父亲或母亲的阴影里,饱受着酒疯子的狂暴与肮脏,但长大后哪怕是多次婚姻也终究找的是酒鬼,也未能使酒鬼能多给自己一份爱。有的生活在家暴的环境里,从小就被虐待,变得胆小、孤独,长大后要么自己变成一个施暴者,要么嫁给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即或不会暴力相向,但在生活中她也要教会对方对自己暴力相加,以印证自己原来对命运的预测:我就是这样的不幸,遇上暴力的他这就是命运。
看起来这些人都是命运使然,其实他们是在无意识中想去重复那样的生活,重新去体验被创伤时的情感,想要借场景的再现而改变当年自己的无助,找回失去的爱。但现实却是每一次重复都加深了原来创伤的痕迹, 让人痛苦不已。
究竟要如何才能阻断这样的强迫性重复呢?
要走出创伤,不再强迫性重复,就要在经历伤痛后学着去哀伤,只有接受了小时候的丧失,对这些丧失进行哀悼,接受了悲剧确实发生了,深入的去体会,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这样才不会去强迫性地重复悲剧。
俗话说:学会幸福就重复幸福,学会不幸就重复不幸;学会快乐就重复快乐,学会敌视就重复敌视。我们要学习营建幸福、快乐、信任的生活,且对孩子播撒这样的种子, 那阻断强迫性的重复就有了希望,改变命运的新生活才能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