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首 页
  • Hezhen
    Introduction

    和真简介
  • Psychological
    experts

    心理专家
  • Curriculum
    Salon

    课程沙龙
  • Informal
    essay

    咨询师随笔
  • Psychological
    test

    心理测试
  • Consulting
    Guide

    服务指南
  •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 谁能帮到您?
    • 吴理

      职称:督导专家 10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精神动力学的个体、夫妻和团体。 …详情

      吴于群

      职称:督导专家 10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情绪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婚恋情感,心理创伤,大学生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学…详情

      冯现刚

      职称:督导专家 10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婚恋情感;压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困扰;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人格的缺陷与发展…详情

      武晓艳

      职称:首席心理咨询师 8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婚恋情感、亲子亲密关系问题、人际交往困扰、代际创伤、压力与情绪管理等心理咨询…详情

      莫雪萍

      职称:首席心理咨询师 8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成长困惑、人际关系困扰、情感困扰及创伤等问题。…详情

      廖畅

      职称:首席心理咨询师 7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焦虑、抑郁、强迫等情绪问题;家庭婚恋情感问题;儿童青少年学习和行为问题;压力…详情

      吴佩营

      职称:资深心理咨询师 7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婚恋情感、青少年儿童成长问题、亲子教育、职场压力、创伤治疗及个人成长等。 …详情

      杨翠红

      职称:资深心理咨询师 7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情绪问题、人际沟通、职业规划、职场压力管理、婚姻恋爱、青少年成长、亲子关系、…详情

      王海青

      职称:高级心理咨询师 6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婚恋情感两性关系咨询; 原生家庭及亲子教育; 儿童青少…详情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咨询师随笔

    主页 > 咨询师随笔 >

    我们是如何被培养成单身者的?——周晓青

    来源:和真心理咨询 | 作者:周晓青 |时间:2018-07-19 10:47| 浏览次数:

     

    文|广州和真心理首席咨询师周晓青


           “为什么要结婚呢?”

           “生孩子是很可怕的!”
           “我才不要男/女朋友呢!很麻烦的!”

            这些从十岁孩子们嘴里说出来的话,是否在预示着一个单身时代的来临呢?
     
            美国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其论著《单身社会》中就曾宣告,独身主义、不婚主义正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汹涌而来。
        
            前几天,看了王煜全先生的文章《正在来临的“单身社会”》,当中对于第四代的单身潮进行了四点阐释:
     
    单身的人经济更独立:在《单身社会》这本书中颠覆了人们对于单身的传统认知,即结婚往往更省钱。可如今,大家选择单身,不是因为没钱结不起婚,而是因为足够有钱,可以独立地生活。
     
    单身者比已婚者活得更精彩:在现代的“超级城市”概念中,文化、艺术的井喷将以各种形式满足大量单身人士对于属于自己群体的需求,例如:健身房、咖啡馆、酒吧、餐馆和俱乐部等。
     
    ♫  单身的生活品质也可以很高:订餐、打车、洗衣等城市o2o服务的崛起,使单身男女的生活基础活动更加便捷。

    ♫  “单身狗”代表社会的未来:指出单身是一个城市的包容性,同时,单身的人似乎还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创造力极强。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直觉上感到在这些言论中似乎缺少了些什么。是的,那就是性”!但凡在谈论亲密关系的时候,“性”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从精神动力学的层面上予以讨论,“性”绝非单纯的性活动,而是指一种驱力。人们可以用物质来模糊关系,但却无法在私密、赤诚的境况下回避内心。
     
            人注定要在关系中存活,我们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看到我们的人,我们需要一个真真切切想感知我们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身心愉悦。
     
            即便是单身,也需要有和自我建立联结的能力,否则它将是一种行尸走肉的状态,一种空虚茫然的荒漠。
     

           所有打动人的艺术作品也势必是和人的灵欲紧密相连。就像梵高,他或许是在自画像的时候才能体验到被一个人所注视。他不知道,当“星空"呈现,人们的情感共振就是对他最深邃的凝视——他早已不是单身者。
     
     

           为何青少年尤其需要讨论亲密关系?
     

           对于青少年来说,其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即整合依恋和性。他们对于性有许多的幻想和实践,无论是早恋、手淫、第一次偷偷地看A片……都是在对亲密的关系、亲密的行为、亲密的尺度进行探索的过程。
     

           所谓的依恋是指: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它是特定的、持久的、充满情感的,其功能在于保护其中一方或双方。
     

           没有整合好依恋的年轻人会表现出怎样的模式吗?
     
    ✦  强迫性的自己自足:社交上过于孤立
    ✦  强迫性的乱交:性滥交或性成瘾等

     

           对于这类整合失败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性并非亲密的体现,而是一种对抗精神空虚、情感孤独的“安慰剂”。他们尝试通过刺激身体来获得一种即刻的满足,用短暂的兴奋来消减长久的荒芜感,逆转抑郁。因为,他们的关系是不稳定、非持久的,情绪的高唤起往往带来的是迅速、强烈的行动。这也导致了他们经常会陷入到各种危险的境况当中,包括酗酒、堕胎、打斗等。
     

           单身者也需思考的亲密话题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提到,亲密就是: 
     

           把自我最深处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现,没有任何伪装或防卫。由于长久自我保护的习惯,人多半相信袒露真实的自我只会招致别人的批判、拒绝和抛弃,很难相信有人肯接纳我们内在的黑暗面。

     

           想拥有亲密的关系需要信任做前提。那么,单身者是害怕信任吗?为了理解我们如何在关系中无法建立或信任关系,必须回到婴儿早期,尝试从理解孤独感升起的发源地予以探索
     

           克莱因女士曾经在1963年撰文写过《论孤独感》,在这篇著名的文献中,她特别就所谓的孤独感进行阐述:
           孤独感,不是指被剥夺与外部交往的客观环境,而是指内在的孤独感。
     

           婴儿与母亲之间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早期关系,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哺育,都意味着母亲与孩子之间有一种无意识层面的亲密接触。这为最完整的受到理解的经验奠定了基础,由于它从根本上联系着前言语阶段,所以是一种潜意识层面的经验储存。
     

           方面,我们在跟一个志趣相投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时,无论这有多么令人向往,总有一种未被满足的渴望。渴望一种无言的理解,这归根结底是渴望与母亲的早期关系。这种渴望是促成孤独感的原因之一,它源自于对一种不可挽回的丧失的抑郁感。
     
     
           一方面,婴儿不可避免地会体验到某种不安全感。毕竟,妈妈再努力也无法让婴儿的需求得到全然的满足,这些必然的挫折使得婴儿会产生出迫害焦虑,在生命头三个月达到高峰。这种偏执性的不安全感,也是孤独的根源之一。
     

           孤独感是每个人必然都会拥有的感觉。有时它可以源于一种确信,即认为自己不属于任何人或任何群体。
    年轻人的孤独感会被明显地体验到,觉得自体的某些成分是无法被触及的。通常,他们会带给我们一种错觉:世界上根本没有能理解我的人。而事实上是,他们对自身也不够理解。这些丧失的部分,在感觉上也一样是孤独的。那些激烈的冲突或长久的沉默都是他们呈现孤独的姿态。

           极端的病例是:
     

           精神分裂症患者偏执的特征使得他总感觉自己孤单一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陪伴他的只有他的苦难,感到自己是被一个敌意的世界所包围。他们内心的孤独感是无法被分享的,以至于成为他们感知这个世界的基调。


           躁狂抑郁症患者的偏执焦虑非常强烈,以至于其孤独感更多地集中在他无法与好客体保持一种内在的或外部的交往上。那种不被客体爱着,反倒是被恨的感觉会令到他一次次感受到好客体受到自身破坏冲动的威胁。极端情况下,这会表现为自杀的倾向。
     

           当人们在最初关系中遭受过创伤,有可能无法形成与人交往的能力。最终,我们用重重防御的铠甲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真实的、深度的关系联结。那份回避或否认,其内核是对于关系的恐惧。
     

           如果这确实是一个被预言了“单身潮”的时代,那么去思考我们何以孤独驻留、空虚频生将是认识自我的必然路径。认请自我的单身者不至于被置身于荒漠中挣扎求生,而是能用一种自信的姿态选择自我存在的权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