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首 页
  • Hezhen
    Introduction

    和真简介
  • Psychological
    experts

    心理专家
  • Curriculum
    Salon

    课程沙龙
  • Informal
    essay

    咨询师随笔
  • Psychological
    test

    心理测试
  • Consulting
    Guide

    服务指南
  •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 谁能帮到您?
    • 吴理

      职称:督导专家 10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精神动力学的个体、夫妻和团体。 …详情

      吴于群

      职称:督导专家 10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情绪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婚恋情感,心理创伤,大学生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学…详情

      冯现刚

      职称:督导专家 10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婚恋情感;压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困扰;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人格的缺陷与发展…详情

      武晓艳

      职称:首席心理咨询师 8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婚恋情感、亲子亲密关系问题、人际交往困扰、代际创伤、压力与情绪管理等心理咨询…详情

      莫雪萍

      职称:首席心理咨询师 8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成长困惑、人际关系困扰、情感困扰及创伤等问题。…详情

      廖畅

      职称:首席心理咨询师 7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焦虑、抑郁、强迫等情绪问题;家庭婚恋情感问题;儿童青少年学习和行为问题;压力…详情

      吴佩营

      职称:资深心理咨询师 7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婚恋情感、青少年儿童成长问题、亲子教育、职场压力、创伤治疗及个人成长等。 …详情

      杨翠红

      职称:资深心理咨询师 7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情绪问题、人际沟通、职业规划、职场压力管理、婚姻恋爱、青少年成长、亲子关系、…详情

      王海青

      职称:高级心理咨询师 600元/50分钟
      擅长方向: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婚恋情感两性关系咨询; 原生家庭及亲子教育; 儿童青少…详情

    相关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咨询师随笔

    主页 > 咨询师随笔 >

    我不是潘金莲,你是林丹吗?——周晓青

    来源:和真心理咨询 | 作者:周晓青 |时间:2018-07-18 20:34| 浏览次数:

            
     
      文| 广州和真心理首席咨询师 周晓青

            11月18日,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正式上映
            11月17日,林丹版出轨门在网络上全面飙红
            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吗?有!
            它们呈现了现代人最大的不安以及对信任的高度怀疑。

     

            我不是潘金莲,那我是谁呢?


            《我不是潘金莲》是作家刘震云创作的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长篇小说。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就发生在一对夫妻之间——最亲密的关系。
     

            影片沿用了小说的书名,它用一个否定的句式表达着女主人公对于寻求自我认同的渴望。起因是李雪莲的前夫曾说过一句话:“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而她拼其一生只是想告诉别人“我不是潘金莲!”
     

            可真实的悲剧其实在于未完结的半句话里:我不是潘金莲,那我是谁呢?

            “我是谁”的认知是如何获得的?在生命最初的阶段,是父母不断的镜映使得一个婴儿渐渐懂得:我是谁。我是可爱的?我是淘气的?我是爱哭的?还是我是聪明的……它与婴儿从依赖(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层面)到分离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其意义在于:婴儿知道父母是和自己有所区别的“另外”的人。到了青春期,我们会借助向同伴的认同来巩固自我身份。最终成熟的结果是,我们不再依赖他人的评价,而能形成对自我较为稳定、一致的看法和态度。这样的人既能坚持自我,也能同理他人,他们的世界少见于极端,多显现通融。
     

            李雪莲显然不具有这种能力,她所认定的是“世上有一个人承认她是对的,她就从此偃旗息鼓,过去受过的委屈也不再提起。”而这个人是谁呢?不是别人,恰恰是她的前夫——秦玉河!
     

            “找普天下的人说不清楚,找一个人能把这事说清楚;普天下的人都说李雪莲是错的,惟有一个人知道李雪莲是对的;普天下的人,都说李雪莲去年离婚是真的,惟有一个人,知道这事情的真假,知道这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说将一个偏执的女人描写的入木三分。李雪莲无法将自己从思想上和前夫予以区分,她也就担心其他人会认同了“潘金莲”的说法。这种恐惧是如此真实、强烈,难免会引起近似疯癫的举动。
     

            
           无自我的人,才向“疯狂”的偏执找自我
     

           将他人视作自我评价的唯一来源的结果是:首先它引发自我的极度不安,因为一旦我们没有做到对方所期望的,就有可能不被认同。这份不安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就会在内心涌动,而冯小刚导演采用圆形镜头的方式,强势地局限住每个人的视角,用窥探,也是逼视的方式审视着整个故事,当然也是在直面着我们的内心。
     

            其次,它缺乏真实的质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李雪莲走上告状之路。她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洗清冤屈,反而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惶惶不安,以至于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他们对李雪莲的“尊敬”无非是在用虚伪掩饰着真实自我的恐惧,“皮笑肉不笑”或许就是他们最鲜活的形象。
     
     
            最后,缺乏自我认同的人还会体验到一种无力感,仿佛整个人是松垮的、难以聚合的。想想疯癫的李尔王,想想自刭的程蝶衣,再想想曾经想过要放弃告状的李雪莲,他们都经历过疯癫、分裂、破碎。但同时呈现在他们身上的偏执又是什么呢?那是用以对抗坍塌的反向形成,它用近乎疯狂的姿态让一个人努力的自我聚合!
     

            
            吃瓜群众在“林丹”身上投射的理想自我
     

            既然李雪莲无法证明“我不是潘金莲”,那你是林丹吗?

            显然,你不是!可你想“是”!

            你想成为像林丹一样拥有名誉、财富、地位、知名度,还有俊朗颜值的人。这些被公认的成功标准会增强一个人的自信,提升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仿   佛成为了林丹,我们也就成为了成功的那20%。

            可是,林丹出轨了!如此完美的男人直接摧毁了大众所信仰的爱情、崇高、坚贞和英雄主义。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词汇表达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理想化投射。
     

     
            我们需要理想化对象吗?当然!从小婴儿的时候我们就渴望成为爸爸妈妈那样的人,即便无法成为他们,至少也要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会仔细、认真的研究自己的眉目:到底那一寸像他们呢?
     

            哪怕有些人极度鄙夷会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可还是难免在行为举止上留有他们的烙印。换言之,无论我们的意识多么反感,其潜意识都渴望和父母保持亲近。所以,“成为他们”就是存留亲近感最有效的方式。
     

            当然,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会转为对偶像的崇拜和模仿。
     
     
            我们需要“林丹”,但也需警惕:过度理想化会是一种偏执,以至于无法接受理想对象的不完美。
     

            成长的过程需要理想化的对象,但随着不断的成熟,理想化会经由挫折所修正。毕竟,那个被幻想所制造出来的理想化对象和现实有着事实偏差。
     

            接受理想化的丧失注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是最真实而冷静的可怕事实。
    怎样的事实?父母终归无法成为我们伴侣的事实;我们需要离开父母、自我独立的事实;而要脱离温暖的子宫,再也喝不到妈妈香甜的乳汁才是潜意识里最冷酷的事实!
     

            否认,是人们用以应对丧失的原始防御。就像天灾人祸的降临,我们本能地喊叫着:“不会的,这不是真的!”巨大的冲击让人难以消受,不得不借助否认来获得心理上的缓冲。同时,它还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承认亲人的离世好比心中的“好客体”消失了,如果它无法被真正的哀悼,就会像一个突然被拿走的填充物,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空洞。林丹让大众感到难的过恰恰是那个“好”的缺失。
     

            否认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谩骂、指责,为的是换一种形式保存“好”。 有人好奇为何每次男人出轨都要揪出一个“坏女人”?因为,当把矛盾都对准了“坏女人”,“好男人”才被留下了。正如面对摔跤的孩子,家长不是去安慰,反倒是拍打着地板说:“都怪你,害得宝宝摔倒了!打!”孩子多么困惑呀,为何地板要替自己的不小心承担责任呢?更遗憾的是,他们错失了和自己情绪对话的机会——摔倒的疼痛、难过都是正常的情绪,哭泣也是可以的。只是孩子的哭泣令成人不安了,生怕这个哭声是在指责自己照料不周。快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实则是为了赶走他们内心“坏爸爸”“坏妈妈”,或者是“坏宝宝”的感觉。父母无法理解,一个孩子的哭泣其实是在表达对于成长挫折的哀悼。他们学着对自己撒谎,并设计出一个“假想敌”来承载自己的挫败感。而假想敌的最大威胁就在于——它无处不在!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自己容易站到道德的高位?为何我们的攻击不遗余力,我们的指责针针见血?因为,我们都太习惯回避自己了。以至于也回避了内心的不安,同时把周遭的世界看作了不可信任的、充满危险的。

     

            面向自我 迈向成长
     

            美国哲学家、作家梭罗曾经说过:哲学在个人那里发生,就是过一种有智慧的生活。在哲学的指引下,过一种简单、独立、宽宏大量而又有信任的生活!
     

            所谓的简单、独立,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所谓的宽宏大量,需要有理解自己,同理他人的能力;
            所谓的有信任的生活,就是需要对丧失予以哀悼,去承认理想化的破灭、现实的不易,但仍旧有修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