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研讨会—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看抑郁情绪
来源:原创 | 作者:周晓青 |时间:2020-11-26 16:12| 浏览次数:
和真儿童青少年心理研讨会,自2020年六月开始,每季度举办一期专题研讨会,目的是增强人们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促进专业交流、经验分享,为提升精神分析在中国开展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累积经验、不断探索。
从这期开始,我们将对研讨会的内容加以整理,以主题推文的形式,把研讨会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各位读者。
第一期:家长工作
第二期:中国当代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
儿童的行为问题、青少年的自杀风险都是心理咨询临床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如何解读孩子们的行为?他们的内在世界到底想表达什么?它和抑郁情绪的关联性何在?
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同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角度去展开探讨吧。
一、 给予心理成长必要的“空间”
青少年很重要的一个发展任务就是同伴关系。而事实上,现在我们能够提供给青少年或者儿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这与他们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需要极不相符。
当家长在抱怨孩子对“手机控制不了”的时候,可以尝试多了解一点:孩子所玩的是哪类游戏?吸引他的会是什么?游戏过程中是单机还是联机状态?作为治疗师,我们除了要听取家长呈报的信息,更要关注家长的状态,这可能与孩子当前呈现的症状有什么关系吗?
早在俄狄浦斯期的时候,我们就有嫉妒、羡慕、内疚、自责的情绪了,到了青春期,孩子们会实实在在的在各种关系中体验到这些情绪。他们要学着处理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内心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不再是单纯的是爱和恨。
而这些情绪要如何消化呢?它是需要渠道的。
如果我们能够给到孩子一些活动的空间、互动的空间,那么他的情绪就可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丰富的兴趣爱好中得以消化或转换。
但如果我们给予孩子的渠道非常狭窄,比如过于繁重的学业、满满当当的周末补习课,就容易造成孩子生活的单一性和情感的匮乏感。这与孩子们的发展任务不匹配,也终将导致发展性的不平衡。
二、手机的心理学意义
当孩子想要为自己寻找到渠道的时候,手机会是一个最便捷的方式。其目的,可能是题目想要透过共同的游戏来获得“共鸣”。
通过手机游戏,孩子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获得“即时性”的奖赏。例如,很多手游的设计都会让你看到不断变化的分值,以及上升或下降的“血量”。这些以数字、条目或金币等可视性的方式,强化着游戏带给人们的冲击力、可得性,它是对于“等待”这一心理素质最大的损害。
值得一提的是,追求即时性的满足并非孩子们的专属。当今社会无不催生着“及时行乐”的风气。例如:刚刚才过了十一黄金周,“双11”之后的圣诞节,然后就是元旦、春节、情人节等等。物质世界以此方式发出焦虑地呼喊:“你缺少这个””你缺少那个“。这种莫名的焦虑和不安,就以不断获取、即刻满足的方式传递给了孩子们。事实上,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精神上的、情感上的。
早些年的交友经验是,伙伴们会直接出现在你家楼下,等待着。父母可能会给出一些简单粗暴的回应:“不许去”,或是“回来之后我要和你谈谈”。但至少,对于孩子们交往的对象、状况,家长相对是感到可控的。
但当社交转为网络的时候,家长就不知道孩子们在交流什么,也不知道他和谁在一起。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像极了“猫抓老鼠“——你不知道我的世界,我也不想让你知道我的世界。“不可知”引发的就是家长的“不可控”,你会看到整个焦虑情绪在家庭中蔓延,这种蔓延就会让家长希望通过一些行动化的方式来加以缓解。
例如:断网断电断手机。由此可见,要解决手机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即便有的家长会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断网、没收手机。假若父母没有去回应孩子们对成长的需求,这种阻断只会造成剧烈的冲突,被压抑了的情绪终将强力反弹。而自残、自杀就是一种沟通无效的过激反应。
三、什么导致了交友困难?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在有效陪伴上的缺失才是影响最深远的。当家庭的陪伴不足、情感滋养匮乏的时候,孩子们会对同伴关系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渴望。但是,它又令到孩子们对于真正的友谊还是从众、盲从的状态有所混淆。这会造成孩子们发展上的困难。
有这么一个社会现象:我们知道有一个音乐软件叫“网易云”。它有一个特点,大家会在歌曲的评论群分享对歌曲的想法,或者说对于歌手的喜爱。但后来又发展出一些分享情感的平台。有不少人会以制、粘贴的方式,将那些不属于自己情感体验的文案发表在评论区,致使整个评论区的评论慢慢不再真实,无病呻吟。
而著名歌手华晨宇曾发表过一首歌叫《好想爱这个世界》。原本这是一首为抑郁症群体发声的歌曲,但众多的听众竟然是青少年。他们一边听歌,一边在未经诊断的情况下给自己扣上“抑郁症”的标签,甚至自发的在评论区发表消沉的言论。
这个风气的形成,让我们意识到,年轻人是如何不经辩驳就把某种“风气”视作了“流行”或“酷”。以至于,人们称这个交流平台为“网抑云”。
不难看出,情绪是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的。尤其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而言,他们很容易以附和的方式寻求“同在”的感觉。但对于自己内在真实的想法和态度,往往是羞于表达的。这就使得模仿、盲从,可能成为一种不恰当的交友策略。
在团体中,孩子出现某些附和他人的行为是非常常见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众心理”。然而,网络时代使得“从众”越来越隐秘,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由于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而如何帮助他们发展出真正意义的上的“学习”能力是在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形成具有自主、批判精神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进而,孩子可以逐渐学会辨识: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的情绪来自哪里?我是一时的不开心,还是真的陷入到抑郁的状态了?
本次主题分享就到这里,研讨会的精华还没有完全呈现,敬请期待下一个主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