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亲密关系的专家(一)|讲座精彩内容分享
来源:和真心理 | 作者:和真心理 |时间:2017-07-06 17:37| 浏览次数:
解密如何建立亲密关系系列文章,再度来袭!
小编精心整理了6月25日的讲座“你就是亲密关系的专家”的内容,诚意分享给每一位渴望在关系中成长进步的亲们哟。
一开场,周老师就利用调动会场座位的契机,把关系的话题引出了!
“大家有想过吗?当大家把座位腾挪出来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已经和一些未曾见面的朋友隐约的产生了关系。所以关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发生。”
“就像今天我可以和各位有这样一个讲座的机会,也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可不是嘛,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从来都是双方共同投入的。于是,可爱的周老师就对现场的朋友们发出了邀请:
“我希望可以和所有的朋友建立更持久的关系。如果你愿意接受我这个邀请,那你同时需要接受我的两个条件:第一思考,第二体验。如果你愿意贡献这两部分来符合这个要求的话,我想我们之间的关系会更亲近,更持久。”
让我们今天以阅读的形式也一同来思考和体验一回吧!
我就是亲密关系的专家?怎么可能?不仅小编,还有在场的听众们都满腹狐疑呢。
于是,讲座就从质疑开始咯,果然烧脑的节奏!
思考:是什么影响了我们自己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
听众A:“第一个是父母的亲密关系对我的影响;还有就是我过往的一些感情经历,一些我青少年时期和同伴的相处会对我建立亲密关系产生一些影响。”
听众B:“我说一下我对亲密关系的理解:这是与人相处的时候,感觉对对方有一种期待。我以什么程度去对待他,我希望他以什么程度来对待我。如果他达不到我对他的期望的话,可能就会比较失望。这个时候该怎么处理?是继续保持这种亲密关系呢?还是慢慢的觉得他达不到我对亲密关系的要求?”
问题不怕多,机智的周老师竟然把大家的回答引到了“生命中的重要客体关系”!
什么叫客体关系?生命中的重要客体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听众C:“我觉得,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周围在与自己产生连接和关系的时候。有记忆的时候,我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我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因为我在那之前的记忆是没有的,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遗失掉了。”
那究竟我们的重要客体是谁?TA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跟随周老师步伐一起探讨下吧!
生命的最初,最重要的客体当然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咯(通常那会是妈妈)。哺乳,是母亲和婴儿建立最初重要关系的一种行为。但琐碎的照料,并不总是那么美好的。妈妈的很多情绪就会被激发出来,影响到母婴之间的关系。
假若妈妈的情绪状态陷入到难以抑制的状态,甚至是产后抑郁的话,那么婴儿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艰难,甚至危险了!
这种最初的早期的关系为我们日后的关系质量奠定了基础——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有的宝宝一开始不肯吃奶,他要哭够了才吃。此时妈妈会有什么感觉?沮丧,崩溃,挫败……
温尼科特曾描述过“母亲对婴儿的十八种恨意”。小编想:如果每个当妈的都拿着这些恨意做个自评的话,会很高分值吗?怕怕!
当一个妈妈很难回应孩子情绪的时候,他们的关系质量就呈现低分状态。如此,孩子或许只能用哭闹来表达不满和失望。并且,这样的交往模式会渐渐成形,以至于当他们迈出家门,走向更宽广社交领域的时候,也只会采用类似的方式。
如图:无法被理解的孩子,哭闹不已
如图:习惯用哭闹来处理问题的孩子会在幼儿园阶段就遇到社交困难
呀,原来妈妈跟宝宝之间的互动对未来的发展是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呢!
人际关系的交往本身就是能力!
通常,人的记忆可分成叙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叙述性记忆是关于“……的”知识,在意识层面的,我们都可以回忆起来,如“我的妈妈是谁”,“我的家乡在哪里”。
而程序性记忆是关于“如何”的知识”,比如骑单车、打电脑、游泳等。
此外,从记忆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还可以分成外显的和内隐的。
内隐性的记忆是否能被观察到?当然咯,比如人们日常的行为,说话的方式、语气等等。正如在亲密关系中常见的一个画面:当情侣吵架的时候,其中一方常为自己辩解:“没有啊!”,另一方则说:“你还说没有!”嗯,未必是否认呢,而可能真的在意识层面未曾被觉察到,而是内隐性的部分哟。
突然有种释怀的感觉,至少不再担心对方是故意惹自己生气的了,而也许是TA也未曾意识到的行为模式吧。多一个视角看待亲密关系,整个人都轻松了,不是吗?
温馨提示:后续还有本主题讲座的系列文字稿,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