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整理自本周一客体关系小组课程录音
当来访者在访谈中提供了很多信息,到底要抓哪一点呢?他会不停地说吗?怎么返回这个重要的话题?如何打断或切入呢?
哇,咨询师紧张咯!这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会让咨询师远离来访者的情绪状态,而着眼于捕捉现实层面的话题,用意识在辨识、记忆,而难以在情绪层面加以体会。留意啦,这可不是精神分析式的咨询哟。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对此话题加以讨论。借此,我们可以一窥在初始访谈阶段,咨询师如何从初始访谈的信息材料里面迅速捕获到一些重要的问题。
比如,咨询师可以考虑:没见到来访者之前,和见到来访者之后,我们对他的印象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来访者似乎有一个人生转变,这个转变对他的影响和意义何在?
什么让来访者如此焦急地寻求咨询服务?
通常在英国的Tavistock 是不提供急诊服务的。但是对于这样有急迫性的要求的青少年个案,Tavistock 通常会尽快约见进行评估。但从案例来看,初访的咨询师也是安排了隔周约见。
当来访者处于太过焦虑或急躁的状态下,往往会有“病急乱投医”的感觉。对于甄选是否适合做精神动力取向的来访者,咨询师在评估阶段就可使用“适度地等待”,观察来访者有没有耐受焦虑的能力。
“而那些正在与焦虑和恐惧交战的青少年们,可能无法熬过一般接案程序漫长的等待。”从这里可以看出成年的个案与儿童、青少年个案之间很大的差异——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还不够稳定,他们的情绪波动还非常的大。
不慌,评估有意义!
“评估本身可以提供一种支持(holding)的效果”
这里的支持(holding),是一种怀抱的感觉。这种怀抱的感觉在评估的时候就能够给到来访者。我们所说的支持(holding),不是从下面托举来访者,也不是从后面顶着来访者,而是面对面、容纳的。
同时,咨询师心中需要想想:我想要通过这些材料厘清什么呢?来访者的症状到底是单纯性的,还是因为某种压力让他把内在一些未解决的冲突和情结给暴露出来了呢?这是在面对繁杂材料时最需要厘清的部分。
做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就要去评估来访者的这些问题到底是认知层面的,还是会有内在的动力性的部分。而不是说一见到来访者,我们就说他是有背后动机的。这个其实是在修正我们对评估的一个态度,我们不能太绝对地说任何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多思考:我们只帮来访者解决表面的焦虑就可以了,还是去挖掘他背后更深层的可能性?他们有没有动力或承受力去面对这份成长呢?